模具设计之排位设计标准
排位设计标准
排位设计要求产品在内模里以最佳效果的形式进行放置,要考虑进胶的位置,分型面的因互,更重要的一点,是与制品的外形大小,深度成比例。
常见的排位是一模一穴,还是一模多穴,一模多穴又分为同样的产品一模多穴,还是不同的产品一模多穴。在表示的方法上不一样:1X4。表示同样的产品一模四穴。4X1表示,四个不同的产品放在一模中。2X2表示二个不同的产品各出二穴。
1产品到模仁边的距离:
A小件的产品,距离为30左右,成品之间的距离是15-20MM。如有镶呵,则为25左右,成品间有流道的至少15MM。成品之间的距离,当不是平面分型时,注意每个单独的产品需要8-10MM的封胶位。
B大件的产品,距离为35-50MM,如一件钢件出多个小产品,其间的距离应12-15MM左右,成品尺寸在200*150的,离模仁边不得少于35MM。
C定模仁大小的时候,特别注意,这只是一个参考值,实际中,得与产品的大小,深度呈比例,加以修正。
2排位时的注意点:
A同样的产品大件时,一模二穴,模仁可以分为二件,为了保证平衡流道,采用沿模心旋转的方式。加工同样的二个工件。
B同样的产品小件时,一模多穴,得注意EDM移动的方向,尽量的简单,可以选择平移的方式。
C不同的产品一模多穴时,排位时注意,平面分型,胶件大的,尽可能放在中间位置,斜面弧面分型的,有行位斜顶的,尽可能的朝外侧,这样有利于排位紧凑!
3厚度方面的设计:
A中小型模具,前模部分在产品的最高点加20-30,需要将产品的深度加以考虑,深度越大,就取大值。后模部分在分型面以下加30-40。如有斜顶,斜顶的装配面要保证在20左右。如有行位,尽量行位的底部高于模仁的底部10-15,方便有一基准位。
B大型模具,前模部分在产品的最高点加40-60,后模部分加50-80MM。
C这些数据,也均为参考值,调用时要灵活修正。
4模仁镙丝规格:
镙丝的位置经常因与运水的位置相干涉,需要移动,特别是后模部分。现能给一个距模仁边的最小位置,如M8的镙丝,距边最小为10MM。以此类推,最小的位置就是M+2MM。究竟多大的模仁用多大的镙丝,需要几粒,如下表所示:
5镙丝锁紧方式:
一般情况下,选择由下往上的方式,即镙丝过孔在模胚上。有锁紧块的模具,采取由上而下的方式:什么时候,需要锁紧块?
A模仁料大于300时,为了保证加工精度,往往加锁紧块。
B模仁料采用拼合之时,为了装配简单,精度保证,往往加锁紧块。
最新产品
同类文章排行
- 懂不懂CNC,看了这个才能吹!
- 加工精度知识大全,整理的太全了,速收藏~
- 牢记这20个机械设计知识点,减少犯错几率!
- 智能工厂的下一步是什么?展望工业5.0
- 数控刀具材料及选用大全,再也不用盲目选刀了!
- 在普通立式铣床上加工链轮齿面
- 大学生学习机械专业能干啥
- 数控加工过程中减少铝件加工变形的方法大全!
- 从事数控加工看铁屑颜色,你会判断切削温度吗?
- 机械加工基本常识,不懂你就别干了!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