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造业复兴--美国“去工业化”的反思
前面提到了日本制造业危机论,以及日本关于本国制造业的重振策略。从今天开始,我们再来看看制造业强国美国对于本国制造业的反思,以及复兴制造业之道。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大衰退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在各种关于2008-2010年大衰退的前因后果的争论中,美国专家认为这些争论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能够驱动21世纪经济增长的至关重要的经济部门和技术领域中,美国早已开始丧失优势,如:平板显示器、新兴电池、机床、金属成型设备、精密轴承、光电子产品、太阳能发电设备和风电设备。另外在生物技术、航空航天、高端医疗设备以及其他先进制造领域,美国的主导地位也面临挑战。
美国制造业规模下降是一场大型的“去工业化的经济实验”的结果,这场实验基于的假设是:即使在制造业衰退的情况下,一个发达的经济体仍然可以保持繁荣发展。美国在进行这种实验的反思:
1. 当一个国家失去制造能力时,同时也在失去创新能力;
美国偏重创新,但“去工业化”后的创新是脱离制造的,是孤独的,因而长此以往,美国也就不能够让基于尖端科技并具有增长潜力的制造业领域保持稳定的地位;
2. 由于企业管理和政策导向,作为经济增长平台的产业公地被侵蚀(产业公地:我理解为在某些公共区域建立起来的产业体系);
美国在“去工业化”的影响下,很多制造厂不断迁往亚洲和海外的其他国家,造成了产业公地的解体,造成了制造力量的分散、重组,以及已有资源和技术的浪费。
后面的文章我们将分别对创新和制造同等的重要性,以及产业公地对制造业的重要性做详细阐述。
400-0919-317
最新产品
同类文章排行
- 加工中心有哪些不同的刀柄?你知道几个?
- 把握刀具与机床的匹配性要点
- 4缸、6缸、8缸、10缸、12缸发动机发动机是怎么工作的?
- 加工中心G指令一览表,值得收藏。
- 机加工工艺基础全集!
- 什么是表面粗糙度,你真懂吗?
- 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你都了如指掌了吗?
- 螺栓、螺钉、螺丝三个概念有什么区别?
- 线切割的加工价格计算方法!
- 螺纹锥度算法!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