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来了--体力劳动替代者机器人就在我们生活中
机器人时代来临了,你感觉到了吗?对于机器人的到来,你是欢迎还是排斥,还是无所谓;是恐惧还是好奇?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和感受,笔者认为,是时候以一个开放的头脑考虑机器人和互联网技术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了。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意识到机器人将会对我们的工作、生活各个方面产生影响,那就先通过笔者搜集的资料,来了解一下目前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今天我们先来看看体力劳动为主的机器人:
提到机器人,首先映入人们脑海最多的场景,应该是工厂中高速作业的工业机器人。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是以智能制造为主要特征之一的国家战略规划,智能制造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在此背景下,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和应用将发挥重要作用。
据国际机器人协会(IFR)称,去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长27% ,中国增长54%;销售量为22.4万台左右,其中在亚洲的销量几乎占到三分之二。从全球范围来看,汽车工业是机器人应用最广泛的领域,加上汽车零部件,约占机器人装机总量的40%。目前德国每四个就业岗位就有一个工业机器人。除了应用于汽车、电子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外,工业机器人还广泛装备于传统产业。
随着汽车生产商竞相在中国设厂,工资膨胀导致中国劳动力竞争力下降,到2017年,中国的工业用机器人运作数量将会翻一番,达到42.8万。国内多地已开始大力兴建机器人产业园,广东、江苏等工业发达地区均提出自己的“机器人发展战略”。随着用工成本的不断上涨,“机器换人”有望一触即发。东莞大朗镇被誉为世界毛织之都,随着数控织机等大批智能生产装备的普及,机器设备换人在这里发挥了巨大作用。三年前50万工人,如今仅剩下5万人,近9成工人被机器替代了。
工业机器人目前最主要的是替代人类的体力劳动,这些体力劳动一般特征为: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比如:焊接、切割、喷涂、装配、搬运等体力劳动,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机器代替人的体力劳动将会进一步加速,随后全部替代人工。
农业机器人让农业生产实现“减人、增产、增效”;
军用机器人用于军事用途的测试;
服务机器人,协助人们进行一些诸如家务、运输、娱乐、安防、助老、助残等活动的机器人。所进行的活动介于体力和脑力劳动之间。
最近几天刚看了一篇文章《5个中国90后,造了台机器,震惊了整个美国科技界!》,你造吗?5个中国90后,为中国赢得了荣耀,值得我们自豪!他们制造了机械手DoBotd。这个机械手有何功能,它为何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留点悬念,您还是去百度一下吧。看看是不是也被震住了?
400-0919-317
最新产品
同类文章排行
- 加工中心有哪些不同的刀柄?你知道几个?
- 把握刀具与机床的匹配性要点
- 4缸、6缸、8缸、10缸、12缸发动机发动机是怎么工作的?
- 加工中心G指令一览表,值得收藏。
- 机加工工艺基础全集!
- 什么是表面粗糙度,你真懂吗?
- 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你都了如指掌了吗?
- 螺栓、螺钉、螺丝三个概念有什么区别?
- 线切割的加工价格计算方法!
- 螺纹锥度算法!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