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质劳动力之双元制教育
在国际贸易竞争中,有能力提供低价原料和廉价劳动力的国家通常能在出口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德国长期稳守世界出口大国的地位,却与低价无关。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指出,德国作为一个原材料缺乏的工业国家,人口不足一亿,能确定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模式,一大要素是通过大规模、系统化的职业教育创造了高素质的劳动力,保证了“德国制造”的口碑。(品牌的创立和口碑的保证需要两个支撑,一个是制度,另一个就是高素质劳动者。好的制度能保证持续的创新和能者多得的良好发展环境,是平台。而高素质劳动者是活跃在平台上创造奇迹的主要力量。目前来说,我们国家的企业制度可以直接学习和引进西方,相对差距小一些。但是人才培养可能是更需要我们去努力提升的地方。)
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最早出现在德国,但该国的大学生人数却远低于人们的想象,接近六成初中毕业生选择了职业教育。德国职业教育分为两种,占主流的是“双元制”职业教育,参加另一种全日制职业教育的人数只占少数。
对于德国人来说,通往职业教育的道路在很早的人生阶段就开始铺设。德国学生在十岁左右时进入中学,无须进行统一考试,依据小学成绩、教师鉴定、家长意见以及学生志趣等进行分流,入读四种不同类型的中学。其中文理中学课程侧重学术理论,明确以升读大学为进路,其余三种中学基本是为学生十六岁后的职教学习做准备。(中国父母、老师、学生只认大学,职业学校在他们心中是垃圾学生的去处,作为一名学生如果到了职业中专学习,都不好意思说,当然了,职业中专的教育也基本上众望所归的办成了垃圾。大学呢,参差不齐,大部分大学生的生活就是吃喝玩乐。不是这样的话,中国这么多人,也不至于企业整天喊着无人可用,但是呢,看大门的都是小青年。暴殄天物。)
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学生们在尚未成年之时就划定了职业生涯,未免有遏制其潜力发展之虞。白丽塔就此解释,几种中学之间的流动是被允许的,而且也有针对职教学生的高等职业学院和应用类大学。双元制学习结束后,学生可以选择就此进入企业,也可以继续深造获得更高级职业认证或者进入大学,优秀的苗子还可以得到企业的资助。
“对于家庭不那么富裕的年轻人来说,双元制既可以学到专业技术,也可以获取报酬,是非常受欢迎的选择。”(强烈呼吁中国教育深度改革,不要只做表面工作。打破既得利益者的阻拦,建立新型的符合时代需要的教育体制,让科技融入教育,让教育辅助科技进步发展。)
众跃教育
400-0919-317
最新产品
同类文章排行
- 加工中心有哪些不同的刀柄?你知道几个?
- 把握刀具与机床的匹配性要点
- 4缸、6缸、8缸、10缸、12缸发动机发动机是怎么工作的?
- 加工中心G指令一览表,值得收藏。
- 机加工工艺基础全集!
- 什么是表面粗糙度,你真懂吗?
- 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你都了如指掌了吗?
- 螺栓、螺钉、螺丝三个概念有什么区别?
- 线切割的加工价格计算方法!
- 螺纹锥度算法!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